中特提斯洋(国内亦称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消亡时限和过程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但对约束青藏高原拉萨-羌塘地体碰撞的时间和过程,探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前青藏高原的初始地壳生长和隆升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青藏高原中部侏罗-白垩纪世界级规模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的准确认识。目前有关中特提斯洋的消亡时限和过程争议较大。沉积岩是地表构造运动忠实的记录者,因此,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周缘的沉积岩有可能记录了中特提斯洋的汇聚消亡时限和过程。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BAT365唯一官网李才教授科研团队中的罗安波博士和范建军副教授等对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认识如下:
(1)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厘定出规模达300Km的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复理石建造沉积区(图1),并依据构造分析,提出这些复理石建造沉积于大洋板片俯冲时的海沟盆地(图2),随后经历了俯冲期的变质变形。该项研究从沉积学角度证明至少在早白垩世时期,中特提斯洋仍然存在大洋洋盆。
图1 班公湖地区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复理石野外沉积及构造变形特征
图2 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复理石成因模式图
(2) 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中识别出两期物源转变事件,分别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北缘洋内岛弧与南羌塘地块的弧-陆碰撞、早白垩世末期中特提斯洋闭合后拉萨-羌塘碰撞的沉积响应(图3)。
图3 沙木罗组地层柱状图及中特提斯洋西段早白垩世构造演化模型
(3) 结合前人构造-岩浆等方面的资料,建立了中特提斯洋早白垩世由东向西穿时闭合的消亡模型。
该项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236,41702227)和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DBY-ZZ-18-04)共同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地学期刊Tectonics 和 Geoscience Frontiers上,论文信息如下:
Luo, A.B., Fan, J.J*., Hao, Y.J., Li, H., Zhang, B.C., 2020. Aptian Flysch in Central Tibet: Constraints on the Timing of Closure of the Bangong-Nujiang Tethyan Ocean. Tectonics 39: e2020TC006198.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9/2020TC006198.
Luo, A.B., Fan, J.J*., Li, H., Zhang, B.C., 2021. From arc-continent collision to ocean closure: Lower Cretaceous Shamuluo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central Tibet. Geoscience Frontiers, 12: 101207.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gsf.2021.101207.